6月底的华东氯化铵会议之后,当地部分厂家氯化铵的低端报价有所上调,如江苏、安徽地区多数厂家湿铵、干铵主流出厂报价上调10-20元/吨至320-350元/吨左右、440-460元/吨左右,这令业内人士比较欢喜,但结果却未尽如人意,经过了1-2周时间,氯化铵成交价格普遍没有得以真正的上涨,也就是依旧维持原价,厂家对后期走势表示担忧的同时,认为稳价保证出货也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所以多数厂商还是保持着理智的态度。
多种因素表示氯化铵此次喊涨炒涨的成分较大,喊涨只是“一头热”,从当下的行情来看,确实如此,不过有一点还是利好的,就是厂家普遍取消保底政策,这也不失为一种涨价形式。目前国内氯化铵市场弱势运行,行情不温不火,虽然多数生产厂家的库存普遍较6月份相比已有所降低,但除了局部复合肥企业提前采购外,氯化铵厂家的订单可执行至7下旬,仍有一定库存压力,加之下游市场实际需求跟进并不足,不温不火的行情着实令厂家头痛,若预收订单执行完毕,局部价格可能有承压下行的风险。
氯化铵涨价成为一头热的局面,由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是供应,据中国化肥网统计截目前联碱企业的整体行业开工率在80%左右,处在稍高位,且近期个别检修的联碱厂家将恢复生产,不过也有个别大厂计划短期停检,所以7月份开工率还应是高位震荡为主,而进入8月份,国家环保局进驻四川地区,届时当地的氯化铵开工率将会有所降低,当然也不排除其上下游的一些厂家会同时降低生产负荷。另外,目前纯碱行情显得被动,多数地区的轻质碱出厂价在1600-1650元/吨左右,但企业的开工率不会立即降下来,因此氯化铵的供应量减少的可能性也不大,随着预收订单的陆续执行完毕,加之部分企业前期的库存(或长久积压的库存),市场上的流动货源量仍十分充足。
第二方面则是需求,秋季小麦肥生产在即,部分复合肥大厂的开工率也回升至约53%,但同时多数企业对终端的秋季需求持较悲观的态度,小麦肥需求量不大,且用肥时间不长,下半年高磷肥较含氮元素的肥料需求多,复合肥厂家定价也较谨慎;一些地区如东北地区无论是挤压颗粒氯化铵还是生产掺混肥的原料粉铵均已结束,虽有冬储,但操作量并不大;据了解西南局部8月面临着环保检查,复合肥提前生产,原料陆续采购且即将结束,行情被提前透支,长远看整个市场的原料需求将很难集中进行;不过氯化铵的出口还是可期的,近两年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肥料用氯化铵出口总量不相上下,下半年出口总量多于上半年的情况较多,而且今年出口关税取消,所以今年下半年厂家将重心转战至国际的可能性有增无减。
综合来看,下游对于氯化铵涨价的接受程度不高,复合肥等成品肥种价格短期难涨,其需求跟进也不足,氯化铵涨价的阻力仍较多,暂时的局部拉涨成为“一头热”的可能性大,预计7月下半月价格还是弱势稳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