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小麦多已进入抽穗期,受去冬今春气温偏高影响,发育期较常年普遍偏早,群体密度偏大,苗情长势较好,但同时也利于麦蚜的增殖和危害。结合当前小麦蚜虫发生情况、小麦当前长势及气候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7年我市小麦蚜虫总体中等发生,局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0万亩次,盛发期为5月中旬。重点发生区域集中在蓟州、宝坻、武清、静海、宁河等小麦主产区。各区植保植检站要严密监测小麦蚜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监测预警信息,科学指导防治。具体预报依据及防治指导意见如下:
一、预报依据
1.虫源基数及当前发生动态
上年度,我市麦蚜总体偏轻,部分麦区中等发生,田间存在一定虫源基数。近期调查结果显示,各主要麦区田间麦蚜虫口密度逐渐增大,百株蚜量最高可达400头,和上年同期相比呈现发生期略提前、种群增殖速度快等特点。
2.气象因素
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份天津全市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偏高0.5-1.2℃,降水量略偏少,降水集中在本月中旬,总体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穗期蚜虫的增殖和危害。
二、防治指导意见
1.防治指标:500头/百株。
2.防治适期:扬花灌浆期。
3.推荐药剂:防治麦蚜的有效药剂较多,要注意轮换使用,防止麦蚜产生抗药性。常用药剂和每亩用药量如下: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40%毒死蜱乳油50-75毫升,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6-20克,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30毫升,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皆加水30-50升常量喷雾,也可加水15升,用机动弥雾机低容量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