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依据
1、有效虫源面积 统计55个县(市、区)2016年第四代三化螟发生面积82.9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8.0%。
2、冬后虫源基数 全区三化螟冬后平均残虫量与上年持平至略增。统计53个县(市、区)各类型田加权平均残虫虫口密度为170.9头/亩,比上年同期减3.5%,比历年平均减75.7%。冬后残虫虫口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桂西的西林、平果、田林、靖西,以及桂中的合山等县(市)。百色市大部冬后残虫加权平均密度较上年同期高,其中西林县加权平均残虫密度为2855.2头/亩,比上年同期增16.1%。桂西南和柳江、环江、都安、港北等地同比偏低。
3、气候因子 2017年1月,广西平均气温14.2℃,较常年同期偏高2.9℃,偏高程度为1955年以来同期最高,有51站月平均气温为建站以来同期最高。平均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4%,桂东部分地区偏少10%~42%,其余地区偏多10%~290%。2月全区平均气温偏高1.3℃,各地平均气温8.8℃~17.5℃;降水量偏少近五成。冬季(2016年12月~2017年2月)全区整体气温偏高,有利于三化螟安全越冬。统计23个县(市、区)各类型田加权平均死亡率为6.7%,比上年同期低28.7%,比历年平均低81.5%。
4、农事活动 截至3月16日,全区已浸种早稻种子1564.9万公斤,占应播种量的60.4%。各市均已开始早稻种子浸播,其中钦州已完成早稻种子浸播;梧州、北海、贵港市早稻种子浸播逾9成。全区已插早稻8.36万亩。据自治区水利厅统计,各市的水库蓄水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小。3月上旬统计:全区水库有效蓄水量为47.6亿立方米,占有效库容的48.0%,分别比上年同期减14.8亿立方米,比历年平均增5.2亿立方米。蓄水量的减小,对引水灌田耙沤灭螟工作的开展不利。
防治意见
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为防治我区第一代三化螟的关键时段,各级植保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调查,分类指导农民开展早春螟虫防治。
1、农业防治 在三化螟成虫羽化前开展春灌灭螟,利用各地近期有效降水或水库蓄水,及时引水泡田。适时指导农民人工摘除秧田中的三化螟卵块,降低第一代三化螟虫源基数。
2、灯光诱杀 利用三化螟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间,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3、化学防治 各地应做好虫情调查,准确掌握田间发生动态,在卵孵盛期适时用药。选用安全、高效、经济、对口农药,如三唑磷、杀虫环、阿维•三唑磷、唑磷•毒死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