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根据全省害鼠越冬基数,结合鼠害发生规律、冬季气象条件和2017年省气象台的短期气候预测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7年我省农区鼠害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趋势,发生程度与上年基本相同,其中农田达乌尔黄鼠、仓鼠、褐家鼠为偏轻发生(2级),棕色田鼠在中条山沿线、恒山山脉沿线偏重发生(4级),社鼠在临汾、长治等丘陵山区偏重发生(4级),中华鼢鼠在吕梁山、恒山沿线丘陵山区偏重至大发生(4-5级),全省农田鼠害发生面积1800万亩次。农舍小家鼠中等、局部偏重发生(3~4级),农舍褐家鼠偏轻发生(2级),农户发生350万户左右。
二、预测依据
1、害鼠基数
据各鼠情监测部门上年10月份调查,全省农田害鼠平均百夹捕获率为0.65%,略低于上年同期的0.82%,最高为1.5%,比上年低1个百分点;中华鼢鼠一般有效洞数为6个/hm2,高的可达15个以上/hm2;蒲县、方山等地马铃薯田,平鲁、浑源、五寨等县(区)中药材田,中华鼢鼠平均有效洞数为7~8个/hm2,平均鼠密度达10只/ hm2,最高达28只/ hm2;棕色田鼠在永济、芮城、平鲁等地农作物、中药材发生田,一般有效洞数为100~200个/ hm2,高的可达500余个/hm2;社鼠在临汾、长治丘陵山区平均捕获率3%~6%。全省农舍百夹捕获率为3.5%,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最高为7.0%,略高于上年同期;其中小家鼠百夹捕获率为2.86%,褐家鼠为0.64%。据近期各鼠情监测站调查,农舍平均百夹捕获率为2.0%,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同。
2、气象条件
去年冬季我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4~29毫米之间,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少;冬季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市较常年偏高1℃,对害鼠的越冬有利。据省气象部门预测,春季全省降水量在50~133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长治市、晋城市、临汾市南部、运城市偏多1~2成,其余大部分地区偏少1~2成;季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高0~1℃,对害鼠的出蛰无不利影响。
3、其他因素
近年来,受退耕还林还草的影响,各农区生态植被较前几年有了明显改善,为害鼠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来源,有利于害鼠的发生繁殖。由于鼠害危害的隐蔽性较大,许多农户对灭鼠不重视,使害鼠密度呈逐年上升态势。据调查,我省有四分之三的农户秋粮采取场院堆放的形式储存,为鼠害的为害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防治建议
1、物理防治
农户中发生的小家鼠、褐家鼠等害鼠种类,可采用捕鼠夹、捕鼠笼、粘鼠板等捕鼠工具捕杀。农田中发生的中华鼢鼠、棕色田鼠可采用捕鼠箭捕杀;小家鼠、长尾仓鼠等害鼠可采用TBS围栏技术捕杀。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棕色田鼠遇水不逃,只是将头部露出水面的特性,在受害田浇水时结合铁锹等工具进行捕杀。
TBS灭鼠技术也称围栏+捕鼠器灭鼠技术其使用方法为:选择鼠密度较高的农田,在春播前沿田边(或田埂)设置一个长60 m的线形TBS(L—TBS),孔径≤1 cm的金属网围栏,按直线方式固定,围栏地上部分高45 cm,埋入地下的深度为15 cm,每5 m设置一个捕鼠器(连续捕鼠笼或捕鼠桶,共12个),紧贴围栏与捕鼠器平齐地面剪一长宽约5 cm的洞口。连续捕鼠笼或捕鼠桶开口朝向相反的方向。也可以在田间围成矩形TBS(R—TBS)20 m ×10 m的围栏,并在周边设置12个筒状捕鼠器,利用鼠类行为习性捕杀害鼠。每300亩左右田块可设置4个。围栏设置的时间为整个作物的生长期。
2、化学灭鼠
(1)毒饵配制。杀鼠剂可选用敌鼠钠盐、溴敌隆、溴鼠灵等,杜绝使用急性、剧毒、违禁鼠药。饵料可选用新鲜的小麦、玉米等新鲜粮食,配制成0.005%溴敌隆毒饵。
(2)投放毒饵。每亩投饵量为100~500克,沿田埂或沟边每隔10 m左右按棋盘式投放,每堆10~15克。农舍可沿墙边、屋角进行投放毒饵;一般15 m2以下房屋投放毒饵一堆;15 m2以上每增加10 m2增加1堆毒饵。
(3)毒饵站灭鼠。选择当地取材方便的竹子、PVC管、瓦片、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毒饵站,重点摆放在田埂或沟渠边,每亩放置一个,每个毒饵站内可投放毒饵30~50克;每个农舍可摆放2个毒饵站,重点摆放在后屋檐和仓库或生畜圈,摆放时间2~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