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竞争激烈、风险加大、企业亏损的背景下,农资流通企业也在积极适应新形势,敲响了加快转型升级的鼓声,且越来越响,也越来越密,不断提升品质服务,以适应适度规模农业下,现代农业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并在发展中既立足“农资”,又跳出“农资”,寻求机遇和发展空间。
转变服务理念 打造绿色农资供应服务链
随着化肥农药零增长政策的实施,农资产品市场需求保持基本稳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连年增长,要求农资企业从过去重视“数量”的经营,向重视“质量”和“服务”转变。在2016年,流通企业也在打造绿色农资供应服务链。
推进控肥控药试点,加快发展 “ 绿色农资 ”液体配肥站模式是中农集团落实国家2020年化肥零增长政策、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目前中农集团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 27 座液体加肥站,有效提升了化肥利用率,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
辉隆集团认为由贸易主导型向复合肥生产主导型转变,是农资流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辉隆投资3亿多元,兴办五禾肥业等 4 个复合肥生产企业,并购了 1个农药生产企业,切实推动企业转型。近年来,辉隆自主品牌产品与连锁网络对接,销量明显增长,开启了辉隆自主生产节能环保、低毒高效绿色肥药的新征程。
河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则通过聘请专业人士对自有品牌商品进行整体设计,突出河北农资专供,突出新型功能,满足了基层产品推广需要。同时,全面实施自有品牌战略,打造自有品牌系列商品,在丰富经营品种上入手,在复合肥、掺混肥、水溶肥、缓(控)释肥、有机肥、生物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经营上寻求突破,开拓新型绿色农资市场。
借助互联网思维 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随着电商模式的兴起,也对农资企业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农资流通企业在2016年在农资电商的发展上也是风生水起。
倍丰农资集团认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企业成长的动力,借互联网思维,助力农资传统产业。倍丰农资集团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进行新业务开拓,按照“线上促线下,新网替旧网,全链覆单点,电服带电商”的原则,与黑龙江省社惠丰金源电子商务公司进一步紧密协作,建设若干开放式、公益性助农服务系统。此外,倍丰集团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优势,打造畅通、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
推进“互联网+农资”建设,积极促进
苏农集团在2016年抢抓机遇,聚焦电商,推进“农资销售与农化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了农资电商平台——“苏农网”,并于 “苏农网”通过把厂商、经销商和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接起来,以 B2B、O2O 模式实现“安全、便捷、经济”的农资网上交易,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另外,苏农集团还打造了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程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平台——“供销网城”。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立省级电子商务平台,并投资 1000 万元成立广东嘉网电商公司,作为电商平台运营主体,目标打造基于农资互联网营销,上接总社“供销 e 家”、下联市县供销合作社的电商平台。
多元发展 全方位拓展服务领域
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领域和方式,发展多元化经营,才是摆脱困局,规避风险的唯一途径。2016年,农资流通行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做好农资主业的同时,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也越走越好,从而获得更多更大的竞争优势。
浙农集团在推进农资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开拓、不断创新、多元发展,相关非农业务在行业或区域内取得了领先地位,非农主业规模、效益连续几年占集团总量的 2/3 以上,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极大提升了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反哺农资主业的能力。
倍丰农资集团坚持“一业为主、多元发展 ”的整体战略,目前已形成“ 工贸一体化 、 产销一条龙 、 内外贸结合 ”的产业格局,有效壮大了实力,形成了企业效益集群。同时,还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用倍丰农资,收倍丰粮食,销倍丰农品”的产业融合战略。
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借助品牌和企业影响力,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的路子,初步形成了突出主业、多元发展的格局,企业的效益来源实现了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