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9日,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在郑州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安全应用是中国农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院校专家需积极做好科技支撑,在农药创制、生产、销售、应用等各个关键环节贡献力量。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元一为李正名院士(左)颁发第一届农药学终身成就奖
沈寅初院士(左)荣获第一届农药学终身成就奖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元一在会上指出,当前,中国化工行业正面临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安全、环保、绿色、循环发展,已经成为全行业的首要任务。作为知识与资金密集的产业部门,农药产业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征,农药行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化工科技的支撑,农药行业的创新也离不开学术交流的深入和互动。建议与会各方通过深入交流、探索,力争把新的技术,新的科学理论,新的科学方法,转化到农药生产中,解决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
即将出台的新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做出重大调整。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刘绍仁处长指出,中国拥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农药产品上万种,登记有效成分600多个,农药经营者36.7万个,有60%的农户根据经销商的指导来买药。农药要真正落地,保证安全,是非常复杂的一门科学。新农药管理条例将从提高农药安全性入手,严格农药企业生产管理,提高农药登记门槛,加强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在农药经营方面,按照高毒、剧毒和使用技术高的农药,实行定点经营,提高农药从业者门槛。在农药应用技术普及方面,强化培训,把农药减量行动上升到政府行为。在产品登记方面,提高安全性的要求,取消临时登记,在批准登记的同时,公布相应的农药产品标准、残留标准和分析方法。
“十三五”农药工业发展规划对农药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在报告中指出,“十三五”将企业数量减少30%,企业入园率提高至50%,百亿企业增加为2~3个列为目标,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包括发展生物农药、高效环保制剂、助剂,开拓非农用药领域等列为目标,继续完成“十二五”期间未完成的任务。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杀虫剂产量有所减少,杀菌剂和除草剂产量有所上升,农药行业整体向好,十三五取得不错的开局。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郑先福教授分享调环酸钙的开发与应用
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全国农药信息总站和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主办,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承办。 郑氏化工作为本届年会的承办单位,致力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受到与会各方的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应用于我国现代农业生产领域,能够调节作物健康生长,能够改善作物品质,是现代农业生产领域的高新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优质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