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肥
“到2020年不但要实现化肥零增长,还要力争实现负增长,提出这个目标的依据就是推广包括缓控释肥在内的新型肥料。”在近日的2016中国国际特种肥料会议周,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这样表示。
由政府相关部门官员、科研院所专家、协会以及企业人士构成的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当前农业面临现代化转型,缓控释肥产业大有可为,但同时也要力争解决好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助推化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创新发展 潜力无限
中国占世界9%的耕地用了世界35%的肥料,不仅浪费大,同时带来越来越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在此背景下,缓控释肥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介绍,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化肥使用量增幅在0.4%,而此前每年的增幅大概在1%,在化肥零增长这一行动当中,农业部把缓控释肥作为一项新肥料、新技术加以重点推广,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缓控释肥生产基地,产销量超过2100万吨,累计推广面积约5.25亿亩,实现节支增收1100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三农” 事业发展。当下,中国缓控释肥农业施用量估算为315万吨左右,占中国复混肥施用量的5%。与国际缓控释肥料主要用于花卉、草坪相比,国内缓控释肥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广泛用于大田作物,实现了高端肥料的平民化应用。
《白皮书》显示,2006~2015年,中国缓控释肥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5%左右。受益于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之需,预计到2025年,国内缓控释肥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为10%~15%,发展空间巨大。
“到2020年不但要实现化肥零增长,还要力争实现负增长,提出这个目标的依据就是推广包括缓控释肥在内的新型肥料。”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说,“目前缓控释肥产量约占复合肥产量的5%,这个比例还是很低的,我们正在考虑能不能修改复合肥标准,要求在其中掺混20%的缓控释肥,从根本上来解决肥料利用率问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徐秋明认为,中国的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非常快,而且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中国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它从贵族肥料平民化,把缓控释肥产品用在大田作物,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做到的。但是我们可能在某些关键技术或者质量稳定上还有一些差距,这可能也是制约了这一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障碍。
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周竹叶也认为,缓控释肥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大力推动创新、绿色、环保的缓控释肥对于肥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正视差距 精耕细作
中国缓控释肥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产品一应俱全,但在某些技术和稳定性上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专家认为,缓控释肥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尤其在研发、推广应用方面还需要精耕细作。
针对当前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品结构与农化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技术创新功能不强、节能环保和资源利用水平不高以及硫、钾等对外资源依赖性高等问题,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石化化工处高级工程师朱宝菊提出,缓控释肥应紧扣《中国制造2025》,服务农业现代化、化肥工业应围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三方面内容,在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开拓进取。
“测土配方施肥与复合肥配方细化的问题,没必要那么多的配方,对我们企业而言应该是精简配方,越少越好,不是想象的配方越多效果越好。”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技术委员会主任沈兵说。
首先是一次性施肥的合理性问题。一次性施肥也是缓控释肥存在的重要的依据,但是一次性施肥的合适性问题,可能很多的专家是反对的,因为作物的最大养分效应,其实缓控释肥很难保证在这个时期能大量供应,也很难保证作物的高产,因为所有的高产栽培、超高产栽培都没有一次性的,一次性的很难做到超高产栽培。
其次是大配方小调整的问题,也是农化的技术问题。在推荐农民的施肥时候就需要灵活的应用,不需要一个企业生产那么多配方给生产、储运、发运、销售造成很多的麻烦,在企业推广中进行一些小的调整。
再次是复合肥和掺混肥配方优劣性的问题。对大田作物而言,更适合经济、合理、低价的掺混肥料,而对于经济作物或蔬菜果树,更适合复合肥料。
沈兵强调,至于控释肥的养分供应,不同区域是不一样的,保肥能力不一样,控释肥不管是S型曲线也好,抛物线也好,养分释放很难保证是最大的效力养分期时候的供应。
“实际上,中国缓控释肥产品种类已经很全,国外有的我们都率先研发。但是在产品的精细化上我们不如发达国家。所以有些在应用上就受到了限制。比如说到种肥同播,我们在小麦、玉米上的种肥同播推广得都非常好,但我们在水田上能不能做到种肥同播?日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有创新意识,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徐秋明说。
记者了解到,包括缓控释肥在内的新型肥料,这些年取得比较快速的发展。但市场不规范,以假充好等现象比较突出,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卢宗云认为,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混乱,假冒盛行。近年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尤其是东北市场,不添加抑制剂或是偷养分含量,稳定性肥料假冒伪劣现象非常普遍,就是因为稳定性肥料好卖农民接受;二是法规不全,监管缺位。稳定性肥料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后,由于门槛低,很多小企业也都在生产许可证上加了稳定性肥料,近年化肥价格竞争激烈,所以他们就在包装袋上标注稳定性肥料,而实际不加抑制剂欺骗消费者。而稳定性肥料国家行业标准虽然于2011年发布实施,但因其是非强制标准,国标于2015年初通过了标委会的审核,但至今没有发布实施,所以造成无法可依、监管缺位。
联合协作 融合共享
以缓控释肥为代表的新型肥料发展前景广阔,但行业整合已拉开序幕,面临了挑战和机遇,抱团取暖、合作发展已成为主旋律。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修学峰强调,缓控释肥行业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开展技术、品牌、服务、资本等的深层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今后的发展趋势,需要联合发展,产业协同,合理推动缓控释肥行业发展。单质肥料的一些行业利润可能有所下降,尤其是氮肥行业可能一直是徘徊在亏损的边缘,但是复合肥行业相对好一些,虽然说我们整体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率不高,但是还能看出一些趋势,就是复合肥行业一直是在增长的。我们上下游融合,联合发展,产业协同,抱团取暖将会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宏坤说。
面对中国肥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转型升级,周长益要求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并加大新型肥料的普及力度。中国率先推广掺混缓控释肥的方法,在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缓控释肥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对缓控释肥的利用和生产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志仁认为,我们要把化肥企业“走出去”纳入到“一带一路”战略,增强化肥行业的凝聚力;加强企业间合作。同时,要争取制定更多的政策,来扶持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来支持我们肥料企业“走出去”。
不过,对于稳定性肥料产业发展,卢宗云建议:一是加快立法,为打击假冒伪劣提供法律依据。中国的农资行业是人心浮躁、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盛行,缺少诚信,监管不到位,造成“优”不能胜、“劣”汰不了;二是纳入农技推广体系,形成社会共识。现在稳定性肥料还是以生产企业自己推广为主,跟着市场感觉走,商业味道太浓。对于相对成熟的技术,国家可以纳入推广体系,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促进产业进步;三是作为化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解决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的办法就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四是加强技术应用和技术融合的研究。肥料要能做到养分供给和作物需求同步是最佳境界。靠单一技术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有增效技术之间的结合及增效技术与使用技术的融合。农业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的结合、配合和融合。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王旭也认为,一般的非技术人员缺少专业精神,存在新型肥料炒概念的情况。她建议,从企业角度、从种植业的角度、种植大户的角度,希望对中国法规能够有一个积极的推进,要想在一些基本的层面建立法规,得有一些社会,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的基础,才能够形成真正的法规。现在没有形成法规,受现有的宏观经济、政治、政策的运行环境影响,各个方面尚未成熟,我们应该积极地从各个角度去推进肥料的立法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市场有一个干净、清洁、有序的环境。
“怎样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是新型肥料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的肥料行业应该和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只有农民富裕了,农业产业发展了,我们肥料行业就会持续发展。”王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