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发展至今,我国化肥产业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化过渡,并且已经走上了快车道。在这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化肥流通市场化地位的确立,农资流通企业一方面承担起保证化肥供应的重任,一方面还要丢掉计划体系的拐杖,积极开拓思路,打通上下游双向延伸,最大化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面前激流勇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来国内化肥产能过剩不断严峻的态势面前,我国农资企业在承受经济下行压力和行业阵痛的同时,深挖内部潜力转型升级,依托自身优势开拓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优秀企业。也许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化转型中练就的扎实基本功,这些企业不但没被行业困境吞没,反倒逆市而上,打出漂亮的转型仗。
依托区域优势划分格局版图
谈到当前的农资产业格局,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如此分析:在迈向市场化的进程中,有的企业掉了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其区域市场内的农资供应需求却被其他能在市场大潮中立足的企业所掌握,经过一段特定时期和市场的沉淀后,形成了如同古代诸侯割据的画面。在东北市场有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的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在华东市场有多元板块经营的浙农集团,在华南地区有靠网络与服务取胜的广东天禾,在华中地区有靠资本运作成功上市的安徽辉隆,还有西南的川农、西北的新疆农资等等,这些农资企业都依托本土及自身优势在各自的区域市场内拥有绝对的份额及话语权。与此同时,在近些年的市场运作中,这些强势企业也会相互渗透到对方区域内做出尝试性的经营,但是其核心竞争力依旧体现在“自家”的地盘上,这些现象表明,农资经营不同于其他产业,区域内的自身优势不可相互替代;同时,农资经营环节在产、供、销的商业链条中有着不可或缺地位,这在化肥体制改革初期,一些生产企业试图通过自建渠道却以失败告终的案例中就能体现出来。不过,无论农资企业如何创新求变,却都没有忘记服务于农的自身使命。从另一个角度看,无论企业以何种业态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不忘初心。
时代在变,企业的服务理念与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从传统的大宗型农资买卖到拓展渠道精细化分销,再从扎根基层做农化发展到利用互联网+现代化的服务工具,农资企业见证和参与了时代的变革。
利用互联网+新型工具实现转型升级
浙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业内率先实现多元板块经营的先锋,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卖宝马、搞房地产,什么赚钱做什么,但是浙农却从来没有改变为农服务的姿态。董事长汪路平介绍,农资经营作为浙农的主业,近年来加快转型,调整肥药供给结构,加大对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新型供给方式的探索和投入,尝试打造农资经营、农技服务、农资电商、农村金融、农产品流通等五大涉农产业平台。他认为,当前流通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依靠金融和互联网两大动能来推进和保障。所以2013年由集团牵头联合相关涉农子公司收购重组中农在线电子商务公司,并于2014年在“中农在线”网站平台的基础上,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出了“益农宝”APP,它同时也是浙江省供销社“智慧农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浙农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农资供应服务的途径。以前是下基层到田间指导农户,现在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可以实现远程服务。
近两年,“互联网+”的概念已经伴随电商的火热成为新形势、新常态下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农资企业正在借助“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行业内不止浙农一家在搞电商建设,整个行业都在向电商发力。去年4月份,由四川汇力农资连锁推出的全新网上交易平台“汇力网”正式上线,这是基于高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组建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它将管理中心、生产基地、配送中心、经销网点及终端用户即会员有效地衔接起来,以专销店为服务节点,农村会员制为链条,打造集商品O2O、农化技术服务、金融增值服务、信息发布及农产品收购、农村政策汇总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时汇力网还与电信、农行、农科院、物联网等单位的强强联合,打破了原有的传统营销渠道,实现多元销售和创新转型的新起点。一年的时间,汇力网广泛布局,特别是在四川省南江县,汇力网的服务网点遍布全县各个角落,将成立之初所提出的部署规划完美落地,成为当地农村电商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手段丰富经营业态
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新疆农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处我国西北边疆,经济发展赶不上沿海地区,但是其广袤的土地及丰厚的农业资源正是新疆农资得天独厚的优势。董事长段跃迪介绍,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新疆农资全面开启新型服务模式之年。集团公司在乌苏甘河子镇开展土地流转试点,与乌苏市甘河子镇大树庄子村达成1100亩土地流转合作意向,对从农民手中流转的土地进行全面平整后,确定了进行棉花种植的方案。今年春季已经完成播种工作,后期将加强田间管理,尝试参与种、收、卖的全产业链生产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土地流转的大背景下,新疆农资各基层单位正在积极推进大田半托管,目前和农户签订了服务协议的土地已经达到6.5万亩。段跃迪解释道,半托管是将已流转的土地种植户为核心采取转租的形式完成半托管。积极地参与土地流转,通过大面积示范、推广、使用公司提供的农资产品配置方案,摸索总结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大田托管模式,为周边大户及专业合作社提供农资供应、良种推广等某些关键环节或全程农化服务,通过规模化参与托管,以服务的形式将经营的农资产品带给农户,从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新疆农资是以土地流转、托管与服务的方式将农资产品带给农户,而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则是通过延伸产业链的方式将农资产品涵盖在业务范围中。同时倍丰也是率先在农资上下游的产业链上做文章的企业,起步早,效益好,在行业内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样板。党委书记刘斌表示,当前国内外的化肥产能过剩,传统的农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唯有积极探索与创新营销模式,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为农民提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集成“土地流转—融资服务 —农资供应—农化服务—田间管理—农机服务—粮食收储—加工贸易”8项服务,由“卖商品”向“卖服务”转变,通过综合服务让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双赢。看到了目前国内低端农产品的过剩,高端农产品将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倍丰集团从高品质大米入手,在黑龙江优质水稻核心产区建立自有种植基地,通过先进的种植与养分管理技术,依托全程管控,努力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化经营,满足、引领中高端消费者的需求,帮助农户实现“优质优价”,分享产业链延伸带来的附加值,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其优质大米“龙稻”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品牌。
苦练内功彰显农资匠心
与其他企业相比,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生产工艺上苦练内功。总经理罗德强介绍,作为国内首家从德国进口大型挤压设备的厂商,近年来对国际先进的挤压成型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提升,成功实现国产化。值得一提的是,国产新设备大幅降低粉尘,颗粒强度提升30%,同产能设备投资比进口设备降低70%,维护费用也大幅降低,并在原有不规则颗粒挤压的基础上,新研发了圆粒挤压机,使产品线更为丰富。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目前中农控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复合肥、挤压肥料出口企业,生产的挤压颗粒硫铵,外观圆润,可存放三年无结块,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是国际领先。同时,中农控股还拥有10余项国家专利,先后完成13项科技成果转化,其中“低成本易降解肥料用缓释材料创制与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当前,国家级海洋生物有机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在海藻肥研发方面已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全国首创了低塔复合肥造粒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解决了一系列低塔造粒的难题。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更加坚定了以技术创新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决心,凸显中国农资界独有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