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种植及长势
2016年,北京市冬小麦进一步缩减,播种面积为25.5万亩,主栽品种有农大211、农大212、中麦175、中麦12、轮选987、京冬8和京冬10等。目前正值拔节期,长势良好,但与常年相比,苗情总体略偏差。
二、当前病虫发生情况
受去年冬季低温、今年春季持续降水偏少、气温偏高但起伏较大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市冬小麦病虫总体为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2.4万亩,比去年减少58.1%。主要病虫害有小麦纹枯病、吸浆虫、地下害虫和麦蚜,瓦矛夜蛾和红蜘蛛(麦叶爪螨)在部分地区零星发生。与常年相比,小麦吸浆虫和蚜虫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一)小麦吸浆虫基数呈上升趋势
吸浆虫淘土见虫面积为8.1万亩,比上年减少38.6%。春季淘土普查共对75块麦田取样,虫田率为32%,平均每样方虫量3.7头,低于常年平均值6.9头,比上年平均值2.5头偏高,单样方虫量最高为56头。
(二)麦蚜发生偏晚、虫量低
2016年,怀柔区和平谷区麦蚜始见期最早,为4月5日,始见期比上年偏晚约1周。4月中旬,全市麦田普遍见蚜,百株蚜量较低,仅为0.6头。
三、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
根据气象、小麦长势及抗性、病虫消长规律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6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其中麦蚜偏重发生,病虫发生总面积约58万亩次。虫害重于病害,虫害以麦蚜、吸浆虫、地下害虫为主,病害主要为白粉病和叶锈病。
白粉病:偏轻发生,在顺义、密云、通州、大兴、平谷、房山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2万亩。
叶锈病: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
麦蚜: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5万亩。在全市小麦产区普遍发生,其中以穗蚜为害为主。
吸浆虫:轻发生,在大兴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9万亩,田块间发生程度差异较大。
地下害虫: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以蛴螬、金针虫为害为主。
其他病虫:散黑穗病、赤霉病、麦蜘蛛、瓦矛夜蛾、苹毛丽金龟等病虫害轻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