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复合肥行业已经进入质量、品牌、资金、技术、服务等综合实力的竞争阶段。根据2015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企业要主动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生态环境安全和满足科学施肥需要为出发点,按照《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调整化肥行业产品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农化服务,切实提升行业增长质量和效益。预计未来复合肥行业将向规模化、高效化、低碳化、新型化方向发展,在肥料内的占比也将逐步提高。
第一、我国复合肥中小型企业居多,整合是必然趋势
首先,行业发展所需。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5000多家复合肥生产企业中,产能在30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占90%以上,且该类企业中,只生产中低浓度复混(合)肥的企业至少有2600家,这些企业基本上生产复混肥,生产简陋,开工率非常低。随着复合肥行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以及复合肥本身具备的农业快速消费品的特征,行业整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另外从对主要复合肥企业的产量监测来看,2014年全国产量2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三家,产量在100-199万吨的企业约6家,产量在50-99万吨的企业13家,产量在30-49万吨的企业约11家,其他更多企业产量在30万吨以下,尤其10-20万吨的较多。据统计,2014年排名前二十家企业产量仅占复合肥总产量在40%。
其次,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影响。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会明显增加化肥、农药的规模化采购,化肥使用者的化肥购买议价能力将明显提高,如同规模采购可以获得更低折扣一样,必然要求化肥出厂价格更便宜。化肥生产企业要维持原有的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如采用低价原料、实现多项产品联产、加强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等,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来源。
再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土壤状况、作物品种差异较大,此外,运输成本在企业的销售费用中占据了较大比例,复合肥行业的经济销售半径约为500公里,远距离的运输不仅降低产品性价比,而且在运力紧张的时候,面临不能及时把货物运输到市场的风险,因此龙头企业在化肥消费大省设厂则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拥有品牌和营销渠道的大型复合企业可通过复制生产营销模式,迅速占领市场,竞争优势突出。
预计重组整合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复合肥企业间横向兼并重组。根据现有化肥企业的情况,未来的兼并重组将更加注重区域性整合,即在某一拥有资源优势的区域,以一个或几个较大的企业为整合主力,着力提升该区域的行业集中度;二是上下游一体化整合的工作将会大规模开展,即以大企业集团为整合主体,实行从生产到销售或从销售到生产的扩张,以延伸产业链条。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有助于化肥企业加快“从发展基础化肥向发展高端化肥,从发展初级化肥产品向差异化、精细化产品,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的转变,实现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新型肥料是主要发展方向
首先是政策导向。2015年3月,农业部通过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科学技术部则在《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中拟定到2025年化学肥料减施20%的科研目标。实现化肥“零增长”,需要控制化肥使用量,我国是农业大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总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粮食产量必须得到保证。如何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基础上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答案无疑就是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另外在2015年7月工信部对推进化肥转型意见中指出,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力争到2020年,我国新型肥料的施用量占总体化肥使用量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
其次是国家大力推进低碳减排的施肥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求化肥产品向复合化、专业化、精细化转变。因此,控制基础肥料总量,在新型化肥产品上加大开发力度,将是根本出路和未来方向。随着农民科学用肥、平衡施肥意识的增强,国内新型肥料开发正在加快进行,新型肥料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再有,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推进,将促进化肥产品结构优化,与需求更紧密对接。规模化种植模式,有利于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农化服务。同时,具有更大化肥消费能力的规模经营者或合作社,对化肥产品的鉴别能力将明显提高,会在市场上选择技术含量更高、价值更大、效果更好的化肥产品。这也要求化肥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工艺和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和适应市场需求。
第三、龙头企业结构调整,新型肥料收入占比增加。复合肥企业数量庞杂,龙头企业是行业发展先导。从2015年金正大(002470,股吧)半年报中看出,企业的收入结构已发生了悄然变化,控释肥、硝基肥等新型肥料收入占营业收入的一半,其中控释肥收入是所有肥料中收入最高的产品;另外从企业毛利率方面来看,新型肥料的毛利率在20%以上,远远超过企业的平均毛利润,其中水溶肥毛利润最高达42.7%。预计后期随着大企业的转向,新型肥料的占比将逐步提高。
第四、农资电商兴起,逐改统销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对市场和需求的乐观判断,近年以来,传统农资生产企业、传统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公司等纷纷布局农资电商。一方面电商优势显著。电子商务改造了传统生活方式,方便了人们购物、销售、结算和生意人之间的经济往来,使得我们获得各种产品及服务的速度大大加快,丰富性也大大增强。
另一方面是政策导向。国务院5月7日正式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310328,基金吧)的意见》,其中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并且鼓励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意见》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研究制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出台支持政策措施。
再有农资行业转型所需。我国传统农资行业目前的市场销售模式正遭遇市场竞争激烈、供需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成本加大、风险增高、各环节利润逐渐降低的历史低谷期,而最大的问题是农资供应严重过剩、中间渠道多而臃肿、系统农技服务缺失、行业高度分散。而当农资遇上互联网,这种信息不对称和效率低下的环节将被互联网取代、提升。另外土地流转加速,合作社、种植基地逐渐取代分散农户成为经营主体的商务模式,为农资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资电商使从厂商到经销商、再到零售店、最后到农民的四级体系变为从厂商、经销商、零售店联盟,直接到农民的扁平化结构。发展农资电商平台的销售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前景美好,趋势明显,其在未来2-3年内将会对整个农资行业进行重新洗牌。
第四、农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科学施肥落地
农化服务是农业化学和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基本概念是以划分产品为中心,农民和耕地为服务对象,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农业化学基本理论,对肥料的生产、销售和施用予以科学的组织、调配和使用,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供社会服务。农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服务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而现状是,复合肥企业只注重于肥料的配方和产品的宣传,忽视具体施肥指导,同时限于自身实力,多形式于农化服务,这不仅降低了复合肥产品的差异性价值,还制约了复合肥市场的进一步开发。
对于强化农化服务。首先加快转变经营理念。要适应农业深化改革和集约发展的新要求,从产品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通过农企对接、贴心服务,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二是推进专业化农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企业农化服务专职队伍,提高服务科技含量,构建集测土配方施肥、套餐肥配送、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农技知识咨询培训、示范推广及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农化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创新农化服务模式。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耕种群体的变化,分别推出现场配制、大户定制、大配方小调整等不同的商业服务模式,并通过电商平台开展跟踪服务,赢得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