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物、土壤、气候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因素都是影响肥料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作物的施肥原则不同,而不同土壤、气候和设施也是造成肥料是否发挥极大作用的关键。那么,针对作物而言,根据需肥特性施肥是首当要考虑的重点。
不同时期配比最关键
不同作物由于对养分的要求不同,肥料的增产效果不同。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需氮较多,施氮肥效果较好;豆科作物需磷、钾多,施磷、钾肥效果好;块根、块茎类作物如甜菜、甘薯、马铃薯需钾特别多,增施钾肥增产效果显着。绿豆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是:氮前后期较少,中期最多;磷前期少、后期中,中期多;钾前期中、后期少,中期最多。绿豆从开花至鼓粒,对氮、磷、钾三要素的要求量最大。在栽培管理上要抓住开花前这一关键施肥时期。向日葵在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结实期等不同生育时期,基本上是均衡地吸收钾素肥料的,未发现吸钾高峰期。所以向日葵施钾肥以基施为好。西瓜对钾肥需求量比较高,应适量增加钾肥用量,可提高西瓜产量与产品质量。但不易施用氯化钾,以硫酸钾为好。不同生育期间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不同,幼苗期吸收量很小,约占总吸收量的0.55%;伸蔓期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14%;结瓜期约占总吸收量的85%,结瓜期是追肥最好时期,并注意氮、钾肥料配合使用。其他元素对西瓜的生长发育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在西瓜生长中前期,通过叶面喷施硼肥、锰肥也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满足营养需求获增产
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阶段,称为作物的营养期。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吸收养分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都是不同的,其中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一个是作物营养临界期,另一个是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作物营养临界期是指作物在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很迫切,不可缺少,如缺少,则作物的生长发育将受到严重抑制,产量也会受到影响,以后补施该种养分也很难弥补。这个时期称为作物的营养临界期。一般作物的磷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氮营养临界期是在分蘖和幼穗分化期。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用少量速效肥料作种肥或作面肥和及时追肥,满足作物营养临界期的需要,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作物吸收养分的速率最快、数量最多,施肥的效果最显着的时期。一般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出现在生长旺盛时期。小麦与其他作物相比,需肥量较多。一是小麦生育期较长,并且大半处于低温时期,土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二是幼苗期长,基肥易流失,三是在干旱条件下,磷、钾的养分形态不易被根系吸收,钾又不能通过灌水来供应。小麦品种不同,特别是矮秆高产品种和高秆地方品种,需肥量差异很大,有人称高产品种即为对肥水的高敏感品种。
作物营养虽有其阶段性和关键时期,但也不可忽视作物吸收养分的连续性。任何一种作物,除了充分满足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对养分的需要之外,在其他各个生育阶段,适当供应养分,仍然是必要的,否则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施肥实践中应施足基肥,重视种肥和面肥,适时追肥,既满足两个关键时期,又适当供给其他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
注重巧施促根吸收养分
一般而言,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是由浅而深,由近及远,吸收养分的能力是由弱而强再转弱。因此,施肥方法应按照这个规律进行。在施肥实践中所采用的基肥与种肥、追肥相结合的施肥环节,不但符合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而且也适应根系生长发育的规律。
不同作物根系入土深度不同,大多数双子叶作物如棉花、大豆、苜蓿等直根系作物,根系的入土深度要比单子叶作物如禾本科须根系作物深。深根作物施肥深度应比浅根作物深。由于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是幼苗期弱,中期强,后期又转弱,因此幼苗期宜用水溶性肥料作种肥和面肥,后期可用水溶性肥料进行叶面喷施。
植物根系的分布深度说明植物不仅从表土而且也可从底土中吸收养分。春小麦孕穗期从表层土中吸收的磷占83.3%,其余17%的磷是从30 cm以下的底层土中吸收的。开花期从底层土中吸收的磷增加到40%,灌浆期大约33%的磷来自于底层土。这表明底层土对植物吸收养分有一定的贡献。
根系密度是指单位土壤体积中的根的总长度。它表示有多大比例的土壤体积向根供应养分。根系密度大,说明供应养分的有效空间就大。不同作物根系吸收难溶性磷的能力不同,例如萝卜、油菜、荞麦等作物吸收难溶性磷的能力较强,禾本科作物吸收难溶性磷的能力很弱。
综上所述,作物施肥要有原则性,不能盲目施肥,也不能违背理论施肥,要利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和环节,使作物更有效的吸收养分,促进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