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肥
当前中国化肥产业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经济效益不佳,资源消耗高,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立庆指出,为改变这种状况,行业应向减少肥料施用量、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的方向发展;加大增值肥料、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的研发力度。双赢集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咏、河北冀衡赛瑞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敬礼等企业高管表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企业责无旁贷,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抢占行业战略制高点,提高绿色制造核心竞争力。
产品:高效高质易施用
王立庆认为,现代农业对新型肥料的要求是肥料高效化、施肥机械化、水肥一体化、配方简单化、产品功能化、成本节约化、生态环保型。氮肥行业为实现转型升级,部分氮肥企业已经向水溶肥方向进军。在了解作物生长过程需肥特点的情况下,水溶肥的作用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推广水溶肥是一项系统工程,正催生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集成变革,实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目的。
刘咏告诉记者,企业应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依据植物营养学说和科学施肥理论,结合我国耕地质量与施肥现状,潜心研制出技术领先、科技含量高的肥料,从而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目标。此外,还应不断在各地进行区域试验及示范田建设,先做效果后做市场,用数据说话,用肥效来回报农民。以双赢生态为例,在德州的示范田,施用总养分53%的双赢生态二铵与64%的普通二铵可以达到同样的增产效果,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品质更好。同时,还可使资源最大化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
生产:肥化联姻循环利用
刘咏表示,企业的绿色制造之路不仅是产品低碳、环保、绿色,生产过程同样也要追求绿色生态。
李敬礼介绍,当前,国内磷矿、煤矿资源趋紧,化肥原料的供应要从长远考虑,努力寻找新的替代型产品是现在及以后的首要任务。若想实现化肥行业的绿色制造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废物再利用,坚定不移地走“以肥养化、肥化并举”之路。将化肥与化工紧密结合起来,使某一装置生产的副产品或者余热能够用最短的距离、最经济的形式,输送到另一个需要将其作为原料的装置中去,形成一个产业链。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达到减少废物排放、能量损失,最终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形成一个循环经济体。以冀衡赛瑞化工为例,该公司生产的硫酸可作为硫基肥的原料,也可作为苯胺产品的催化剂生产硫基肥;化肥的液氨产品可作为硝基肥、硫基肥的生产原料等。
用肥:提升科学施肥技能
李敬礼强调,在我国化肥产量严重过剩的前提下,要实现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的目标,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化肥生产方面,不能一味跟风,应始终将产品定位于市场,生产围着市场转,生产出契合市场需要的肥料,顺势调整产品结构。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生态肥料等新型肥料产品若想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大面积利用,农业设施必须跟上,并且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施用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否则,生产的新型肥料如何施到地里将是一个很难解决的技术难题。另外,做到农化服务与测土配方推广相结合,做到少施肥、施好肥,使之效果达到最佳。
他指出,目前很多地区施肥方式比较落后,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较为普遍,而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因此,应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尽可能为农民做好农化服务培训,促进农民转变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
李敬礼还表示,实现“减肥增产”、“节本增收”的农业发展目标,企业需要积极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向重效益转变,在做好技术集成、产品研发的基础上,努力扩宽产业链,通过原料利用、生产制造、产品运用、流通和增产模式上绿色体系的建设来构建我国绿色肥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