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中国境外开发钾肥产量最大的企业老挝开元集团
在老挝,一条6米宽的13号国道纵贯南北,路况时好时坏。而境内甘蒙省他曲县,却有一条9米宽,8公里长的水泥路,一路平坦,连接着国道和老挝开元集团。这条大道被称作“开元大道”,是老挝境内少有的宽广道路。
作为中国境外开发钾肥产量最大的企业,老挝开元在拥有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储量40亿吨,为亚洲探明储量第一。最重要的是,作为国家“走出去、反哺国内”战略的响应者,他们仅去年就把接近11万吨钾肥运回中国,缓解了“需钾大国”的需求。
双赢
为国内运回急需钾肥 反哺当地不仅是交税
每天,一辆辆卡车满载着钾肥,从开元大道上老挝13号国道,穿过越南,到达老挝和越南合建的万安港。有时,也会通过越南深罗港或泰国的一个港口。
在这两个港口,钾肥由轮船运往中国、韩国、菲律宾、马拉西亚等亚洲国家以及毛里求斯等非洲国家。运到当地的钾肥既可以作为化肥,还能深加工成工业产品。
去年8月,在稳固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开元首次向中国国内提供钾肥,一年下来,把产量三分之一共计11万吨钾肥由轮船运到了中国的北方。
老挝开元是钾肥界境外开发企业中反哺国内的先行者。我国是一个“需钾大国”,国家发改委曾制定了钾肥行业发展“3个1”战略,即依托国内生产1/3、国外进口1/3、建立海外基地生产1/3,以满足中国的需求。
老挝开元集团总经理宋建忠说,公司不仅反哺国内,还反哺老挝国和当地百姓。他提到,仅在去年,公司就为老挝国缴纳各种税收500多万美金,开元大道解决了靠近原始森林的两个村子的出路问题。此外,该公司还通过为附近村民免费安装自来水、义务助教,吸纳村民为员工,帮扶当地困难的学生等,拉近中国企业和老挝国民的关系。
速度
“机动灵活”带来效率打破钾矿投产十年惯例
在化工领域深耕41年的宋建忠说,2008年,人们对国外开采钾盐并不看好,甚至有媒体报道说,“中国境外经营钾盐多年颗粒无收。”而一般来说,钾矿从勘探到最后投产,需要至少十年的周期,而开元仅用6年,就完成了投产。
2011年,开元集团在老挝他曲县开始搭井。老挝开元行政部部长助理雷志超清晰记得,2012年,地面工程建成,并试测试生产。今年,老挝开元的规划是,一期50万吨达产,二期250吨产能的厂区建设要推进。
“从看中到确定只用了两年,从搭井到试生产也只用了2年。”这让宋建忠也感慨,“能够这么机动灵活并不容易,从上至下的高效率创新应变,确保了我们能够快人一步。”先行者说
国内管理经验不能照搬
屏蔽此推广内容 赵思俭向记者透露,“现在,老挝还处于经济发展初始阶段,机会比较多,增速比较快。”对于海外投资,他也提醒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要尊重当地的老百姓,要入乡随俗,不能完全照搬国内的管理方式。”
“一个企业走出去了,带来的是一串企业的机遇。”赵思俭十分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去海外发展。他以老挝开元举例,总投资约12.5亿美元的老挝开元,因为设备供应和基础建设都是和国内企业在合作,带动了约50亿人民币的设备出口,也带动了20多亿的劳务和建设产业。下一步,还打算在老挝建一个钾盐工业园,带动上下游企业的一起发展。
而对于一带一路的规划,赵思俭认为这无疑是一重大利好。“首先这样的规划得益于国家的强大,给我们更加稳定和安全的投资环境。周边国家的交通设施和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善后,也会降低了我们的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