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肥
逐步取消化肥相关优惠政策,我国化肥市场化之路正在加速。继铁路运价、电价等政策逐步取消优惠后,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决定将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降低440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40元,实现价格并轨,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不过,当前正值全国春耕备肥高峰期,通知中特别给予化肥用气一定的优惠。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而业内相关人士,对此次通知进行更深一步的解读。
气价并轨,化肥再被特殊对待
通知中提到,鉴于化肥市场持续低迷,化肥用气价格改革分步实施,再给企业一定过渡期。化肥用气不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在现行存量气价格基础上适当提高,提价幅度最高不超过每千立方米200元。同时提高化肥用气保障水平,对承担冬季调峰责任的化肥企业实行可中断气价政策,用气价格折让幅度不得低于每千立方米200元。
工信部价格司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继续保留化肥用气的优惠,没有视同于其他非居民用气一步到位,首先是从现阶段的农情考虑,继续保留优惠有利于保障春耕期间化肥的正常生产,而且执行新价是从4月1日起开始,不会对春耕备肥造成影响;第二是从现阶段整体低迷的化肥市场考虑,新调整后的价格只提高了每立方米0.2元,而且对于承担冬季调峰责任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折扣,增幅与一定优惠并存。不过工业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尽管化肥用气采取小步慢调的步调,目的是给气头生产企业一定的缓冲期。
近些年,随着我国化肥产能过剩的加速,一些涉及到化肥的各项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取消。2014年,化肥铁路优惠运费已经和市场接轨,而且业内关于取消化肥增值税的说法也不绝于耳,对此能够看出国家相关部门试图将化肥市场化的决心。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全行业来看,调整各项优惠政策存在受益方的问题,譬如一旦调高天然气价受益方是供气企业,铁路运费调整的受益方是铁路总公司,从3月初开始从西部运出的化肥已经开始执行了四号运价。而电价与前两者不同,不存在受益主体,它的调整并不存在受益方,各省的化肥优惠电价是分摊给各省的其他工业用户,称之为交叉补贴,整体上并没有损失。所以从优惠天然气价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对于化肥这个商品的特殊性再次给予了特殊照顾。
事实上,长期以来国家对化肥用气实行优惠价格。近两年调整天然气价格时,考虑到化肥市场持续低迷、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继续给予了优惠。2013年化肥用气价格每立方米只调整了0.25元,比其他非居民用气少调了0.15元,2014年应调0.4元也未作调整。但是,2014年9月起,享受过渡期优惠价的化肥用气不再列为重点保供对象,必须承担冬季用气高峰的调峰责任。
气价涨幅尚未对肥企产生绝对冲击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苏建英告诉记者:虽然是天然气每立方米只涨了1.2元,但是对于供气公司对一些主动调峰企业保持了价格不变的政策,特别是西北的一些企业主动承担了用气淡旺季的平衡用量问题,在成本上应该不会出现太大影响,但是西南地区一些企业增量气比例不同,每个企业所受到的影响也会不同。比如说美丰,它的存量气占总用量的60%—70%,所以存量气的上涨,也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记者连线四川美丰化工,其市场部专员对此次气价调整显得很无奈:此次天然气调价确实给成本上带来了一些压力,但是在市场和企业面临的双重压力面前,此次的调价又显得不痛不痒。
氮肥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淑兰表示,西南地区的天然气存在使用淡旺季的问题,需要化肥生产企业起到重要的调峰作用,这不是简单的存量气、增量气价格并轨的问题。从现实意义来讲,西南地区的气头生产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特别是一些大型生产企业已经停产、甚至倒闭,这对于西南地区的用肥造成了威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企业执行可中断气价,譬如说在一年内有十个月的生产保障用气,剩下的时段承担调峰责任,用气高峰时段选择停产检修。目前通过企业的测算,如果气价每立方米不超过1.5元,部分企业还尚存一定的利润可言,起码能保证正常的生存状态。
据华昌化工战略发展部李昊锋分析,此次的调价一方面考虑企业的承压问题,还要考虑社会的稳定问题,让企业过渡一下,一部分转型,一部分争取可中断气的优惠,后者将会成为以后气头企业的新常态,同时在这个过渡期间,企业将停止扩能或者投资新建。化肥生产企业最终会实现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此次价格上的过渡也并不矛盾,因为之前的天然气价格太低,算是之前的一次补涨。就目前来看,川内化肥用气的平均价格维持在每立方米1.5元,相对于其他非居民用天然气还是很优惠的,仍具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只不过不能全年生产,停产所发生的费用拉低了全年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从单吨的生产成本来看,此次涨的2毛钱不算什么,几乎没什么影响。
气价市场化将与国际接轨
经过调查记者了解到,目前四川化工尿素装置停产或将转型,赤天化也将气头生产线关停,而建峰所用的页岩气价格每立方米高达2元,目前只有一条生产线投产。不过也有人认为,一些企业的关停都是基于历史的复杂因素,并不能反映当前天然气成本的高低问题。
去年年底,西南四川受调峰影响企业开工率严重下降,导致市场传言春耕期间西南地区将会出现“肥荒”,但是据氮肥协会统计,这些气头企业已经在年前陆续开工,开工率从30%陆续上升,鉴于目前尿素价格看涨,市场逐渐转好,正常调峰的企业都将顺利开工,但是西南地区的尿素企业是否彻底停产是个关系人员安置、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只要尿素市场价格合理,停产的企业还是有恢复开工的可能性的。
对于此次调价,有分析人士认为有利于缓解化肥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客观上不利于促进化肥企业转型升级,化解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不过从历史的溯源上看,西南地区涌现出大批气头尿素企业基于我国当时天然气供应充足需要生产项目的转化,当时我国天然气外输的能力很差,在气田周边需要消化一部分,所以川化、泸天化等企业孕育而生,同样也是基于这些历史因素,天然气价的调整存在一定的过渡期。
目前,我国气头化肥生产企业占到总产能的30%左右,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但是由于近些年用气淡旺季的问题,一些企业总是理不顺气源供应的问题,导致企业亏损甚至倒闭。对此,苏建英表示:今后,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将会和石油价格联动,化肥用天然气价格的调整是大趋势,但是未必气头企业就不具备优势。对于气头企业将退出化肥市场的说法并不科学,因为气价改革不是一味的调高,而是气价的涨与跌要与国际石油价格并轨。上海已经反复向中央争取,已于去年 12月组建起国家级的“石油天然气(上海)现货交易中心”,这就意味着以后天然气的价格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
延伸·链接
存量气价格调整“三步走”战略
2013年6月,我国出台了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其中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增量气门站价格一步调整到与可替代能源价格保持合理比价关系的水平,存量气价格调整则分“三步走”。
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存量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价幅度最高不超过0.4元,增量气门站价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气)价格的85%确定。
2014年9月1日起,将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4元,同时明确全面放开进口液化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价格,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再下一城”。
2015年4月1日起,非居民用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实现并轨,实现了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的目标,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