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复合肥
本周关注
目前的复合肥市场貌似进入到了一种令人无奈的怪现象中,生产厂家面对市场行情的变动和可能会出台的增值税政策一再感受到了涨价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复合肥的经销商为了卖肥又不得不一再缩减自己的利润点来满足广大农民的用肥需求。所以,对于经营农资的人来说,稳定的市场行情和销售情况,是他们日夜期盼的情形。但是,市场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能够稳定进行呢?或者说当今市场的大势又会是如何?
复合肥市场行情的好坏是多方面的,但是农户作为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却在不断主导着现今的复合肥市场。农民的需求需要满足,农民的欠款还得担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农资人在越来越“任性”客户面前是不是应该“认命”呢?或者说,农资人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改变了的客户和市场需求?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多地,发现各地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尽管所处的地域不同,但是他们对于目前农资人面临的形势和未来肥料发展的趋势都是有着相同的认知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目前的复合肥市场确实存在一种得到大家认同的发展势头。
复肥市场下游拖沓,农资人该“认命”?
目前的复合肥市场从客观条件上说可谓“任性”。无论是下游行情的拖沓,还是复合肥涨价的压力,都让经营复合肥的农资人感到有那么一丝丝的无所适从。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山东地区。
在山东省德州市,山东威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维泉面对记者对于今年山东省复合肥市场行情的提问时显得信心不足。李维泉说:“今年的行情只能用拖沓来形容,冬储的发货在2014年底应该已经接近尾声,目前的重点工作应该放在开春的进一步营销上面。但是,由于今年玉米收购价偏低,农民更愿意选择便宜的肥料。而且经销商通过赊销方式卖出去的肥料现在还很难收回尾款。所以就今年看,市场下游太过拖沓了。”李维泉虽是有些抱怨,但是复肥市场下游的拖沓也并非只有德州一地。在山东潍坊安丘市江海农资有限公司经理李一海也向记者发出了同样的感慨:“潍坊地区整体来说冬储进展太过缓慢,二级经销商下游拿货较以往太过拖沓,导致今年备肥量下降了近四分之一。”当然,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不仅仅是山东省、山西省、宁夏自治区、东北地区也是如此。山西金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王应平向记者说道:“现在冬储的整体进度还好,冬储阶段大体已经结束,但是较以往来说今年的冬储量降低了近一半。并且,下游经销商因为赊销的原因,资金链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复合肥市场下游一再出现的拖沓和资金问题已经成为现在农资人的一块心病。难道真的无法摆脱下游市场的梦魇,难道农资人该“认命”?
农民更加“任性”,复合肥须转型?
除却复合肥市场下游存在的诸多问题,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众多复合肥厂家都在谋求新型的产品以迎合市场的需求。似乎有别于传统大肥的新型肥料成为了今后复合肥发展的新趋势。对此,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认为:“现今施肥用肥存在的一个大势就是以往传统的化学肥料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土地的需求了,并且随着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单一营销模式也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因此,未来肥料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肥料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应。”
新型肥料更加注重环境和生态已经成为复合肥行业发展的大势,并且更为完备的农化服务也应该被提上各个企业的议事日程。针对于这样一个大势,许多的传统复合肥企业都在积极谋求新的发展思路,开发更加适应市场变化的复合肥产品。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农控股在原有的传统肥料基础上,他们针对土地板结、土地中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产品。“海元宝”系列海藻肥、“大地之秀”系列有机肥、生物菌肥等都是他们转型升级的新产品。同样的金正大、天脊等传统复合肥大企业也都在积极开发新的复合肥产品,通过中微量元素的添加,有机无机肥料的混合期望能够适应新的复合肥形势。
然而,新型复合肥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毕竟传统化肥占领市场多年,许多大型的复合肥厂也是积重难返,想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就完成转型是不现实的。就如中农控股西北区经理张斌说的:“也许这个转型过程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但是这个肥料发展的趋势不会变的,新型复合肥在未来一定会在复合肥行业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还是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问题解决不可一蹴而就,直面现状才是成功之道
无论是下游市场的拖沓还是农民更高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形成本身就不是一朝一夕的,只不过在今年的冬储季节呈现得更为典型。因此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一味地讲求如何规避风险,讲求如何在短时间内收获较大的利益都是不现实的。就如张斌所言:“农资行业就是个服务于行业,我们本身就是为农民服务的,想从这里一夜暴富那是绝无可能的。与其想着如何谋求短期利益,不如将眼光放长远,在更好地服务农民的基础上谋求双方的共赢,才是农资人应该考虑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