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钾肥大单锁定在305美元/吨。在遇到国内市场冷暖之后,钾肥两极分化现象凸显,“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景象贯穿于春耕秋种始末。2014年度,贸易商信心指数下降,采购积极性不高。但硫酸钾的利润率却大幅提升,“一枝独秀”,吸引大量资金投入新增产能。业内人士称,春节前钾肥市场将遇到一波采购需求,1月份的钾肥成交情况略好于上个月,但不排除国产钾肥为了抢占市场而下调价格的行为。
氯化钾走V硫酸钾独秀
2014年度春耕备肥吊足众商家胃口,通过冬季淡储后,商家一直等待下游启动。然而由于基层农资启动慢,采购周期短,一轮集中补货之后,中间农资公司还没有来得及提价,补货已近尾声。在接下来较长的时间里,商家均处在销库存的状态当中。从二季度开始,中国海运大单开始大量到港,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持续走低。其间,盐湖集团紧随市场节奏,一次次被迫降价,却无法挽回失去的市场。久而久之,产品报价逐步向成本价逼近。
进入三季度,在氯化钾需求仍无起色的情况下,盐湖集团率先发力。将60%粉氯化钾结算价大幅下调至1900元/吨,同比下跌19.15%。虽然此次降价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但对钾肥市场却起到了稳定作用。由于临近小麦肥生产季节,大型复合肥企业开始与盐湖集团签订供货合同,并将此采购氛围逐步传导至中小型生产企业,使其低迷已久的氯化钾市场开始热闹起来。截至2014年12月底,港口62%俄白钾主流报价2200元/吨,较当年度最低价上涨150元~200元/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上涨50元~70元/吨,涨幅为3.3%。
对于硫酸钾市场的“一枝独秀”,钾肥分析师李峰表示,前几年硫酸钾需求持续不温不火,价格的震荡走低,让生产企业利润大幅缩水,停车、检修现象时时出现。现在企业对土地环境问题更加重视,肥料过度使用、浪费现象不断被曝光。而此时,新型肥料的不断问市,缓解了这一问题。同时恰逢硫酸钾价格持续走低,下游用肥需求开始向更高效的硫基肥料过渡。因此在受硫酸钾产量下降影响、订单兑现延时的情况下,下游询单、问货陆续增多,推涨价格持续上扬,而商家“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也被激活。
李峰同时表示,由于硫酸钾价格的过渡上涨,企业利润大幅提升,吸引着更多商家开始加入到硫酸钾行业,产能过剩风险犹在。据统计,50%粉硫酸钾从去年初的3100元~3200元/吨,涨至三季度的3500元/吨,最高涨幅达到12.9%。但截至12月底,50%粉硫酸钾出厂价再次回落至3200元~3300元/吨,与上年同期价格基本持平。
冬储渐近钾肥呈现最后挣扎
元旦前后,港口钾肥价格出现一波“骚动”。一方面下游市场零散补货,部分品种钾肥库存下降明显,货紧致使价格上扬。另一方面是配合边贸钾肥暂停过货,而东北备肥渐渐启动,并通过价格提涨进一步刺激周边市场。目前下游询单、问货迹象略增,尤其是颗粒钾肥、俄红钾、62%白钾货源,询单最多,并伴有实际成交,但多以小批量为主。
国产钾肥方面,截至2014年12月底,盐湖钾肥总产量已达到320万吨,距离年度产量任务只剩30万吨。按照每日9000吨计算,预计1月份钾肥装置仍会继续生产。另外藏格、国安钾肥装置冬季不停车,大大提升了国产钾肥的供应量。但目前,下游中小型生产企业仅对小厂57%氯化钾情有独钟,其他货源还在接受当中。进口钾肥方面,边贸口岸12月中旬恢复过货,其中俄红钾数量居多,且以满足当地需求为主。据悉,东北地区BB肥生产企业陆续恢复开工,并在元旦之前少量补充原料,后期需求仍存在一定缺口。港口方面,2015年钾肥大单尚未签订,新货源补充减少。加上下游零散拿货,局部港口库存下降明显。截至12月底,沿海港口钾肥库存总量约112万吨,环比下降15.2%,同比增长了17.9%。
除此之外,现阶段下游复合肥开工率缓慢提升,原料消化加快,并带动对新货源的补充需求。
李峰表示,2015年钾肥市场必定迎来新的转折期。氯化钾正处在低位反弹之际,但由于国际经济阴晴不定,国内产能继续释放,导致国内氯化钾供应过剩现象仍旧存在。因此,氯化钾反弹之路注定辛苦。硫酸钾新增产能不断释放,重压商家采购热情。现货交投放缓导致企业库存偏高,价格仍将继续下行,并不断缩小与原料之间的价格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