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首页 >> 科技频道 >> 农机技术 >> 正文
 

如何实现拖拉机节能

(发布日期:2015-7-13 14:50:38)
浏览人数:
保持机车状态良好
  检查轮胎气压:气压过高或不足,都会增加行驶阻力,使油耗升高。
  紧固螺钉:据测定,如发动机支架和变速箱之间的螺钉松动,损耗就会增加。
  清洗空气滤清器:若空气滤清器横截面堵塞三分之一,耗油率提高1.7%。
  正确调整气门间隙,气门间隙大或小都会影响充气量,气门间隙过大,油耗会增加15%—20%;同时也要调整机车其它各传动的配合间隙,以减少传动部分的动力消耗;正确调整牵引机具的配合间隙和牵引间隙,做到不松不卡。
  使用合格燃油
  柴油的选择:柴油有轻重柴油之分,农用拖拉机一般使用轻柴油。轻柴油按其凝点一般分为10号、0号、-10号、-20号、-35号等牌号。
  机油的选择:农用柴油机需选用柴油机机油。柴油机机油分为8号、11号和14号三种。一般夏季用8号机油,冬季用11号机油。
  齿轮油的选择:齿轮油分为20号和30号两种。夏季用30号;冬季用20号。这里提醒养机户注意,严禁用机油代替齿轮油,或在齿轮油中掺配柴油和煤油,以免降低其粘度,减弱润滑性能,加速齿轮磨损。
  黄油的选择:柴油机选用黄油不可“一刀切”,要根据柴油机的各部件有针对性的选备:
  (1)与水或潮气直接接触,工作温度较低的零部件,可选用钙基脂或合成钙基脂黄油。
  (2)工作温度高的零部件,可选用复合钙基脂合成钙基脂。
  (3)不与水或潮气接触而温度高的零部件,可采用钠基脂或合成钠基脂黄油。
  (4)气温高、工作温度高且负荷较大时,应选用牌号较高的润滑脂。
  (5)一般情况下,夏季用牌号高的黄油;冬季用牌号低的黄油。
  驾驶习惯影响油耗
  燃油的消耗一般占成本的20%—30%,而拖拉机的油耗与驾驶员的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驾驶技术水平高,可节油20%以上。
  保持良好的启动方式,即冷摇慢转,预热急速升温。拖拉机发动前,驾驶员一定要用摇把摇转发动机数圈,使发动机润滑良好,减少磨损。发动机启动后,应怠速升温。当发动机水温上升到65摄氏度以上时,再起步。如果水温低于45摄氏度,燃油燃烧不完全,机油粘度大,加大了运动阻力,油耗增加,会加快发动机的磨损。
  拖拉机在作业中,要掌握好用两脚离合器换挡的技术要领,避免停车换挡。行车途中不要突然改变速度,猛加或猛减油门,尽量不用或少用制动,以减少动力消耗。
  避免发动机空转或怠速运转,如需停车5分钟以上时,最好熄火,这样不仅节油,而且对发动机大有好处。
  选择合适挡位和油门。应选择合适挡位和油门作业,轻负荷时应用高挡小油门,使燃油一直处于充分燃烧的状态,以发动机不冒黑烟为准。若发动机冒黑烟,应适当降低挡位。行驶要保持中速,减少停车次数。因为每起步一次,就要多耗柴油。
  保持最佳水温。拖拉机水温应控制在80—95摄氏度,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温在此温度时耗油最少。试验表明水温在60摄氏度时耗油量增加近5%,水温在30摄氏度时耗油量增加25%。
  不要猛加、猛减油门。要改变起步、行车中把油门当嗽叭使用、熄火前猛轰油门的坏习惯。猛轰油门,发动机着火不好,会增加零件磨损和油耗。
  采用低挡起步缓加速,可节约燃油。如果急加速或猛轰油门,容易造成机件损坏,油耗增加。实际使用表明,用低挡起步缓加速,每次起步可节约燃油15毫升,而一台拖拉机每天起步多次,一天就能节约不少燃油。
  发动机润滑油(机油)要充足,加油应在停车状态下进行,油面应加至接近但不超过油尺上刻线处。
  减少拖拉机传动系统的功率损失,新机或大修后的拖拉机应按规定磨合试运转。
  拖拉机尽量在满负荷状态下工作,不要“大马拉小车”。如负荷不足,可采用高挡小油门的办法;也不能“小马拉大车”超负荷作业。
  拖拉机的排气管不要接长或任意改变方向,以免增加排气阻力;要定期清理排气管内积炭。
  杜绝燃油滴漏,定期对发动机进行耗油技术测试;按规定清洗保养燃油滤清器,并在每天起动车前,放一下燃油箱下面低压滤清器底部的沉淀物,以保证燃油的清洁。
  在地头转弯时要收油门。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加(减)油门时要缓慢、柔和,这样不但有利于延长拖拉机使用寿命,也可以降低油耗。
  根据土壤湿度适时作业。各种土壤都有阻力较小的湿度范围,这时耕地最适宜,亩耗油也低。

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1.本栏目为纯公益性栏目,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您的信息请速与本站联系, 我们将尽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删除。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农资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为资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371-63563137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