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首页 >> 科技频道 >> 植保技术 >> 正文
 

小麦病虫害

(发布日期:2004-10-23 17:42:50)
浏览人数:
小麦病虫害
    小麦系本科小麦属一年生或越平生划本植物,因其生长期长,病早虫害种类较多,我国报道的小麦病害有50多种,其中真菌病害40多种,细菌病害3种,病毒病9种。我市常发病虫害有以下10余种:
一、地下害虫
    麦田常发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金针虫、拟地甲等,以金针虫、蛴螬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精耕细作,澡耕多耙,适时浇水,破坏其适于生存的环境。
    2、化学防治:(1)药剂拌种。可用小麦拌种王每瓶(75ML)兑水1公斤,拌种50——60斤或14%纹枯灵药种比1:50拌种,可有效预防纹枯、地下害虫的发生。(2)药剂处理土壤。对虫口密度大,常年发生严重的地块,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5至06公斤,对细土25——30公斤制成毒土,耕地时均匀撒于地面,翻入土中。小麦返青后,发生蛴螬、金针虫的地零点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顺麦垄均匀浇、灌。
二、小麦根部病害
    根部病害主要有令蚀病、纹枯病、根腐病。小玫痊蚀病又称立估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根病,可感病,拔节前染病,轻的症状不明显,重的幼苗矮化,小麦返青后,病菌在植株体内不断繁殖扩散,进入抽穗期,形成侵染发病高峰,严重的小麦成片枯死。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的主要根部病害,不同生育期表现的症状不同,主要有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枯白穗等症状。小麦返青后,茎基部叶鞘出现褐色病斑,多呈梭形和椭圆形,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出现椭形,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水渍状症斑,并逐渐发展形成中部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彩状病斑,也可侵染茎部,严重时形成枯白穗。
    小麦根腐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根病,种子也可带菌传病,种子发芽后,病菌由芽鞘侵入,危害根颈,地下茎部位,致茎杆受害,严重时萎黄枯死,返青后,根系及茎基部变褐腐烂,抽穗后根部受害加重,次生根大量变褐坏死,茎基部出现褐色浸润状腐烂,导致地上部植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防治方法:(1)搞好种子检疫,这种抗而腐品种。(2)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适期晚播。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精量或半精量播中,适期晚播,减少病菌侵染。(3)药剂防治。播种前药剂处理种子,方法同地下害虫。挑战麦返青后,可用绿丰灵2500——3000倍液,5%井风霉素200——300ML/亩兑水100——150公斤或15%粉锈宁可混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小麦茎基部,都有较好的防效。
三、小麦红蜘蛛
    小麦的蜘蛛是小麦拔节期后的主要害虫,对其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进行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
1、农业防治。适期晚播,合理调整整作的布局,科学施肥与浇水,及时中耕除草,麦收后深耕来荏,春季浇返专水时,可在浇水时振动麦珠,使红蜘蛛溺水死亡。
2、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其控害作用。
3、化学防治。可用15%扫蟥净3000倍液喷雾防治。或35%硕丹乳油,15%哒螨灵乳油1000——1500倍液喷麦株基部。
四、小麦叶部病虫害
    小麦叶部病害 要有粉病、叶锈病、条锈病等,虫害有麦蚜、粘虫、麦叶蜂等。

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1.本栏目为纯公益性栏目,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您的信息请速与本站联系, 我们将尽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删除。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农资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为资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371-63563137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